450. 道路运输易燃物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 ) m 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
第 450 题 / 共 495 题
A、10
B、15
C、30
答案:C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二篇单元二模块三易燃液体中指出:在运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30m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车辆应停靠稳妥,熄灭发动机,实施驻车制动,接好导除静电装置。
道路运输易燃物体作业现场必须严禁烟火,作业现场应划定警戒区,一般半径( ) m 内不得有热源或明火。 相关试题
- 国家标准( )中,有说明货物在装卸、保管、运输、开启时应注意的事项。
- 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任何情况,雷管和炸药都(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 ) 的要求悬挂标志。
-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中所列的货物,均必须按危险货物进行运输。 ( )
- 道路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应当具备罐式车辆或厢式车辆、专用容器,车辆应当安装行驶记录仪或定位系统。 ( )
- 液体物质的受热膨胀系数较大,加上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装满易燃液体的容器受热后蒸气压增大,往往会造成容器胀裂而引起液体外溢。因此,易燃液体灌装时容器内应( )。
- 扑救( )危险货物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先关闭管道或容器阀门,阻止其继续外溢,扩大灾情。
- 氨气和氯气可以混装和混储。 ( )
- 一般地,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以空气为标准的。相对密度大于1 的气体会沉在下部地表面。 ( )
- 装车完毕后车辆起步前,( )应对货物的堆码、遮盖、捆扎等安全措施及对影响车辆起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起步。
- 下列需要采取严密包装的货物是( )。
- 爆炸品通常采用( )灭火。
- 从事爆炸品、剧毒性物质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要有公安部门的政审材料。 (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
- “危险货物”的定义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