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运输易燃气体途中遇有火情必须迅速扑救,应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处;对已着火的气瓶应使用大量( )喷洒在气瓶上,使其降温冷却。
第 391 题 / 共 495 题
A、雾状水
B、热水
C、碱性水
答案:A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装卸作业时,如果遇到火灾,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并组织扑救,同时应尽可能将为着火的气瓶移至安全地带。对着火气瓶可用雾状的水浇在气瓶上,使其冷却。在火势尚未扩大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运输易燃气体途中遇有火情必须迅速扑救,应将未着火的气瓶迅速移至安全处;对已着火的气瓶应使用大量( )喷洒在气瓶上,使其降温冷却。 相关试题
- 易燃液体装卸始末,管道内流速不得超过( )。
- 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出车前应检查随车必备的( )是否齐全有效。
- 危险货物在运达目的地后,收货人因故拒收货物,导致危险货物无法及时卸货,若发生任何事故,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均不需承担责任。 ( )
- 道路运输剧毒危险货物时,驾驶人员中途不得( )。
- 氧化性物质撒漏后,应使用( )工具来收集处。
- 装运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时,若发生包装破损,撒漏物( )。
- 在有坡度的场地装卸危险货物时,应采取防止车辆( )的有效措施。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 )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
- 易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生燃烧爆炸,应注意安全作业。 ( )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 国务院第344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 )起施行。
- 在《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2 类危险货物(气体)按化学性质分为3 项,分别是( )。
- 利用拖地橡胶带中的金属导体与地面接触,可以及时排除静电,以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 )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 从事爆炸品、剧毒性物质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要有公安部门的政审材料。 ( )
- 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漏等情况时,承运人及押运人员必须立即向当地( )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