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第 208 题 / 共 495 题
答案:正确
解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第一篇单元二模块一中得出:《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5.2项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中,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5.1项氧化性物质、 5.2项有机过氧化物。 ( ) 相关试题
- 道路运输毒性物质时,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
- 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车辆,应符合《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 。 ( )
- 国务院规定,由( )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
- 道路运输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时,必须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 )
- 如果一种危险货物既有主要危险性,也具有比较重要的次危险性,那么在运输此类物质时,应在包装上分别标有主次两种危险性标志。 ( )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货物的专用包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内压力,所以称为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包括( )
-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要依靠员工自己学习和提高,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为员工提供任何培训。 ( )
- 物质总是以一定的形态而存在的,主要有固态、气态和液态3 种形态。 ( )
- 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办理(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的要求。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不配备押运人员,由( )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 道路运输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撒漏时,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水稀释处理。 ( )
- 装运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时,若发生包装破损,撒漏物( )。
- 氨极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人窒息死亡,属于有毒气体;氨能与氯气发生剧烈的反应。所以液氯和液氨不能在同一车厢配装,( )在同一库房内混储。
- 道路运输有机过氧化物、感染性物质可选用没有控温装置的厢式车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