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第 11 题 / 共 495 题
A、质检部门
B、交通部门
C、经贸部门
答案:A
解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质检部门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不包括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固定式大型储罐,下同)生产企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依法对其产品质量实施监督,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
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应当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相关试题
- 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过氧化物着火时,可用水进行扑救。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头部受到毒性物质污染时,首先应注意( )。
- 道路运输不同性质的危险货物,应按《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排气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规定。(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无权拒绝运输、装卸不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的危险货物。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驾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改变运输计划。 ( )
- 正确处理易燃液体泄漏的方式是( )。
- 装卸硫磺时,不小心皮肤接触,可用( )处理。
- 罐体改装其他液体,必须经过清洗和安全处理,其污水应排入下水道内。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随车携带《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卡》 。 ( )
- 金属钠遇水时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大量氢气而造成火灾,此类火灾只能用下列( )灭火。
- 危险货物甲醇着火时,应采用( )灭火。
- 按照《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191) 规定,图示表示( )标志
- 氯气泄漏在空气中会( )沿地面扩散,使地面人员受害
- 机动车驾驶人员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 ( )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途中,易燃液体发生燃烧,都应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喷淋灭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