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式车身
对于家用车来说,非承载式车身最大的问题就是车身重量太大,因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取消了非承载式结构中独立的刚性车架,整个车身成为一个单体结构,这就是承载式车身。
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疑惑了,承载式车身没有“梁”?仅用钢板包裹出一个车身,在日常行驶中岂不是会像纸箱子一样脆弱?况且我们也经常听到厂家宣传说自己的轿车使用了多少兆帕的高强度钢梁,那么这里的“梁”和非承载式车身的“梁”有什么区别呢?
承载式车身到底有没有“梁”,请仔细看下面这张图片,这是一个普通紧凑型车的车身半成品,我们可以看到车身的外壳、车顶和地板以及通常我们所说的A、B、C三根柱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在冲压阶段,钢板先被冲压成不同的形状,然后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身。其实这些部件按照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
所谓覆盖件就是覆盖在车身表面的部件,基本上我们从车外看到的部分都属于覆盖件,例如车门、车顶、翼子板等等,它们通常起到美观和遮风挡雨的作用,一般都用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钢板冲压而成。我们平时所说的某辆车钢板的薄厚就是指这些部位。实际上这些部位对于车身强度的影响很有限,所以我们已经不能从车身覆盖件的薄厚来判断一辆车的碰撞安全性了。当然,较厚的钢板在抵御轻度刮蹭方面还是要更强一些。
接下来我们说说承载式车身所谓的“梁”,它的学名应该叫做车身结构件。车身结构件隐藏在车身覆盖件之下,对车身起到支撑和抗冲击的作用,分布在车身各处的钢梁是车身结构件的一种。下图就是典型的车头处钢梁。我们可以看到它由钢板围成一个闭合断面结构,钢板的厚度和材质规格都要比车身覆盖件高很多,而且为了在碰撞时有效吸收撞击能量,这些钢梁还会将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在一起,形成有效的溃缩吸能区。还有一些钢梁不一定是闭合断面结构,它们在尽量轻量化的原则下被设计成各种不同形状以承受特定方向上的力。
承载式车身最大优点莫过于重量轻,而且重心较低,车内空间利用率也比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更高,所以在家用轿车领域已经取代了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但承载式车身的抗扭刚性和承载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越野车和载重货车领域还是非承载式车身的天下。
承载式车身 相关内容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
- 容易被忽视的几种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情况是什么
- 汽车专业美容护理的术语
- 怎样正确使用脚制动器
- 行驶中冷却液液位警告灯闪(亮)如何应急处理
- 移动的智能终端—与车联网结合
- 教你如何正确打方向盘
- 汽车空气净化用品
- 怎样正确使用离合器
- 检查制动液
- 清除汽车空调的异味
- 汽车装饰有哪些误区
- 电动汽车能够缓解石油短缺问题
- 查看发动机舱
- 拖档行驶有什么危害
- 超车事故责任比例
- 车内仪表板清洁剂的特性、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 行驶中机油压力过低警告灯亮如何应急处理
- 换电站是怎么工作的
- 电脑洗车机用上蜡香波、保护性上光蜡、色彩镀膜(魔彩釉)
- 汽车养护中存在的骗局
- 怎样正确使用制动
- 防冻冷却液的使用与更换
- 后方追尾事故责任比例